許多人在尋求諮商時,仍會落入一種我是不是有問題的擔心中,也會擔憂他人如何看待這樣的自己。我想這樣的擔心也許跟您心中怎麼看待或理解諮商有關。
從事心理治療的工作時,有時會感受到不同類群的人對於接受治療或分析,這個看法上的巨大歧異。比如在接受精神分析取向的訓練時,治療師被治療或分析的經驗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因為自己有經驗過才知道那是什麼,還有正因為被治療過,才能使自己在工作時,可以分得清楚內心的各種感受是來自個案還是來自自己。也可以說這個被治療的過程其實是在幫助這個治療他人的工作能維持客觀與保有思考的空間。
因此在我理解中,不論心理諮商或治療,甚至是一週多次的精神分析,都是在幫助個人理解自己,看見不同樣貌的自己。使自己的內心可以從混亂紛雜到沈靜清澈,可以從僵化固著到擁有彈性包容的過程。
關於諮商與精神分析究竟是什麼,我想唯有體驗過才能知道。不過在2020 年諮商心理師節,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對唐鳳的訪問,也許也能讓您增加一點對於這件事的想像與理解。
如果您對諮商有所擔心,不如透過自己的體會,去化解這些疑慮與擔憂吧。
撰文者:杜筱慧心理師